畅意阁 >风水知识

易经专用词

关于易经有关

  这不是《易经》里的原文!是五行四柱算命里面的口诀、    所以就是五段!   分别对应的是正印。偏印(母。姨,婶),食神。伤官(女:子孙、男:才华)!比肩,劫财(兄弟),正官。七2199煞(女:夫!男:子孙)、正财!偏财(那是妻财父)。、

易经与保险

  保险都是好的!只要买到合适自己的保险才是最好的保障、

什么是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周易》。并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本条目讨论宽泛的易经!即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内,在古籍里仅提到名字的“连山”,“归藏”(无论是否事实存在)则不予讨论!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占卜起源于人类解释世界的渴望。哲学的萌芽从原始宗教中生发出来、《易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便是根植于《易经》,后人从《易经》中发展出了复杂的哲学系统!儒家和道教的学说均明显受到《易经3357》的影响!今人更是从《易经》中解读出哲学、政治!历史!军事!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根据《周礼》的记载。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经》只是其中之一,另两8240部《连山》、《归藏》均已失传!     《易》被其后的诸多研究者所推崇,许多易学研究者都是当时公认的渊博学者。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注重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2213者如东汉王弼,北宋程颐,后者如西汉京房?北宋邵雍。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太极图(含阴阳鱼1033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有两部分组成:     《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的内容包括卦画、卦词!爻题、爻辞、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3294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  6802 《易传》:有十篇?又称“十翼”。是对《易经》的注释!《十翼》0516包括:一,彖上传(《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6688》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   在唐3640朝之前?《十翼》一般都认为是孔子作的!到了宋朝、欧阳修首先提出疑问!朱熹则深信不疑?现在已证明非孔子所作。吕绍纲先生说道:“《易传》已经是《周易》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离开《易传》研究《周易》、像汉人那样另搞一套。是一条绝路!没办法走通、”     《易经》包含一套独特的符号系统、用阳爻“—”(一个长横)和阴爻“--”(两个短横)三个一组相叠构成八卦。六个一组相叠构成六十四卦。八卦分别象征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以及这八种事物内涵的特质!并借由以上特质可以取类比像万事万物、     《易经》六十四卦的顺序绝非随意排列。而是象征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每卦的卦画也富有深意。首两卦乾和坤各4108象征天地?又不仅止于天地!抽象出了世界初始状态8331中纯阳和纯阴的性质、接着阴阳相荡,化生万物!接下来5624的一卦便是“屯”,描述了世界初生时混沌的状态......     至第六十三卦为既济、其卦画是阴爻与阳爻均匀分布、并且阳爻居于奇数位(阳位)。阴爻居于偶数位(阴位)!意思是阴阳已发展至完全调和的平衡态!7434似乎世界归于静止了,但《易经》令人叹服......余下全文>>!

易经为什么是无字天书

  易经产生于无文字时代!伏羲氏用八卦记号统一了上古人类千万年观察了解社会自然规律法则的智慧总结,其大无外,其内无小。周而复始、变易万千。,

《易经》究竟有什么用

   《易经》!对中国的道教。中医、文学。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0335想的重要来源!也有人说“易经是经3634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易经的作用就是指导人们深入观察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识土地,阴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科学奥秘,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际遇!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当代人学易经?悟易经。用易经、0519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有重要意义、望采纳,打字困难综合症~易经专用词、

易经罗盘。

  呵呵,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罗盘是可以任意转动的,每转动一下,全盘就是一种卦象,《易经杂说》里面的说的易经64卦位,是基本状态、易经学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易经的琵琶是谁

  没有这个把。,

道德经和易经有何不同

  intleboy202 :你好、   《道德经》主要讲的是:   宫庭档案中保存的、极其重要的,供治国者使用的古中国哲学,政治。军事!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原则,格言,或警句、等等,    《道德经》的上述内容?代表着老子和2624老子之前的许多古中国先哲的实践和积累?那么。是哪些古中国的先哲呢,具体的人名。老子没有提,我们今天已很难知道了。   《易经》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学!数学!哲学、中医,军事。政治,民俗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说《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幸福密码的一部宝典、《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作者老子!《周易》与《道德经》总体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说是老子发扬了《周易》思想,创造出了《道德经》、   《周易》与《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它们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辩证思维!下面浅谈一下两者的异同,   一、相同点:   1.都有阴阳理论、   《周易》中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系辞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人与义、《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   2.都揭示了世界万物的来源!   《周易》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法象莫大1804乎天地、变通莫大于四时,”“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近取诸物,远取诸身、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道德经》说:“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0770之不见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都提出万物之间相互转化,物极必反的哲学观点。   《周易》中讲:“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鸣谦、上用行师征异国、君子暴变!小人革面”、“天地。

易经有何实用性?

5536  易经是群经之始!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科学5545中的科学,咱们中华民族上古时期数学就很发达就来源于易经。把易经看做算命都是它的小道而已!只是人们不去深研的结果、他对于你的为人处世、如何做事。创世,都有很大帮助,在于你自己能领悟多少。运用多少,、

“易经”的来龙去脉?

  易经yì jīng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一!《易经》名字的解释6734:   《易经》一般又称为《周易》?   ,关于《周易》5729的“周”字!历来有7273很多种说法:   1!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   2,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   ,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上4482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2,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1108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   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   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   ⑴!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即“大道至简是也”。   ⑵。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   ⑶、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5458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究竟“易”为何义。下面我们不妨从“易”字的由来、及其形体的发展变化!来作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关于“易”字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其形体变化和其字义的理解基本有以下两种意见和观点:   1!第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就更像“1276蜥蜴”的样子了。   ⑶!“易”字在小篆中的形体!与金文相似、   ⑷!“易”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   此种观点认为:“易”字原指“蜥蜴”之“蜴”,其本义为“变化”,当8800“易”字被假借为“交换”!由“交换”又引申为“改变”之义之后,那么当“蜥蜴”讲的“易”就写作“蜴”了!“易”字还可以当“容易”讲?   这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蜥蜴变化为易”观点的理论依据,   2!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在古文中、同一个字。不少是正反互写的。)   其形义解释为:   ①。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   ②、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1534的浮云!   ③。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的阳光。(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多”、因为古人以“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   是故、“易”字的原义是“乍晴乍阴”之意。   甲骨卜辞里常有“易日”,“不其易日”!“易日”是“好天气”,“不其易日”就是“天气不好”了!   “易”由其本义“乍晴乍阴”,后又引申出“变换”,“交换”、“更易”,“交易”等义、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8019过来的!半边的太阳、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变为先向左拐!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而太阳里像“鸟的眼睛”的那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黑子”!(此形乍看也4488像飞鸟之形!这也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   ⑶。在秦代的小篆中、“易”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日”、弧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易”下的“勿”了、   ⑷!于是“易”这个会意字。沿循小篆中“易”字的形体,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易”和现代楷书的“易”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比较赞成“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的说法,这是因为:   1,《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   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无论哪种说法,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不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关于“经”字的解释:   1!!“经”字的由来及发展变化:   “经”字原是个象形字,没5487有“纟”旁,只有“巠”!   ⑴、在金文中。“巠”字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线时用的“工”!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的“经线”之形!   ⑵、在小篆中、为了使其“经线”的词义更为明确、所以又在其左增加了表6347意部分“纟”,这样“经”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   注意:“纟”同“糸”!不能读作(sī)而应读(mì)。由于人们误认为“纟”同“丝”。已经习惯地将“纟”也读成(sī)了,   “纟”字是个象形字,   a,“纟”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   b。“纟”字在金文中、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   c。在小篆中。其形体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形体0324也基本相同!   d!“糸”是楷书的写法、   e,“纟”是简化字的形体、   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   可见“纟”(糸)是6843极细小的丝(二分之一丝)!   “纟”(糸)字的本义就是“细丝”!   《说文》:“纟!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⑶。“经”是楷书的写法,   ⑷。“经”是简化字!   2。“经”字的词义解释:   ⑴、“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跟“纬”相对!   《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其大意是: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   ⑵、后来从“经纬”之义又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南北谓之“经”,东西谓之“纬”、   《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   ⑶、因为没有“经”正、也就没有“纬”成,5945所以“经”是主要的!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经”、如:“6724经脉”。“经络”等!   ⑷!同理、也正因为“经”的重要。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宗教教义的书籍,就称为“经典”、“经书”等!   《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5073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也就是说!古代在图书目录中!以甲乙丙丁为次序。甲部的书籍均为经典、   ⑸!古通“径”。   ……等等、   3,所以“经”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   ⑴!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   ⑵!事物发展变7779化的轨迹、规律!   ⑶。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   ⑷!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二、《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3394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1039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⑴、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4688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7350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⑶,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   三。《易经》的成书时代:   1、成书于春秋时期:郭沫若说:天地对立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很晚,周金文中无八卦的痕迹,甚至无“地”字,乾坤等字古书中很晚才出现......。足见《易经》不能早于春秋时期!   2。成书于西周初年:张岱年根据卦爻辞中的故事!如“丧牛于易”!“丧羊1173于易”,“高宗讨鬼方”,和“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没有引用!推论《易经》成书不能晚于成王时代。   3!成书于殷周之际:金静芳等认为!《易经》是殷周之际的作品,他们肯定“卦出于筮”。古之巫史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易经》。有的学者还从中国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和殷商之际社会矛盾中考察《易经》的成书时代。也认为是殷周之际、   四!《易经》的内容: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1126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4749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0514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4251》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   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6847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五、《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3021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3519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顺从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3223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4618”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六。《易经9269》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4174《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3983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七,《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9253“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易”就是“生”。而“生生”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6205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0866”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征来表示。   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实际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   八、《易经》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经》自古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1, 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9518《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9671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0783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3254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9592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7119“道”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2336可以保持长久,   九,《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时”与“中”!   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9557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2、“时1995”指与时势一致:   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   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如何抓住机会,   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   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   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时行时止:7697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参考资料:百度词典。祖行编著《图解易经》。   易经的流传与学派   据中国君友会文献记载: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饼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2339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1645无论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后,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另一非京氏《易》学流派演变而来,从《京氏易传》出现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上一篇:易经专用词查询

下一篇:风水学专用词


易经专用词、风水学专用词

你可能也喜欢:

风水知识

编辑推荐

财运天降

婚姻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