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意阁 >风水知识

易经古文

"潜龙勿用 见龙在田~~"是出自易经有段古文,那段古文的全部内容,请高人明示,谢谢!

  《周易》   第一卦 乾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3510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4706确乎其不可拨,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1239:「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0879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

有没有什么书可以配合 易经 来读,一样对算命有帮助,最好是古文。谢谢,

  《千里命稿》[民国]韦千里   韦千里自序   禄命之学、由来已久。如言数理者、言星辰者。言子平者。以常情测之!佥依据于了平一书、夫命不可信乎。唐吕才有言!长平坑卒,曷尝共犯三刑。南阳贵人!未必尽逢六合!命不可信乎,南史沈攸之尝言,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故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以知命者。不立乎严墙之下!然则命之可3842信与否,其精微奥妙!寂静感通,诚不易言也!吾侪读古人书!研摩命理,无非求际遇之顺利?声誉之畅达!素位而行。有从不背。要皆9887修身之一助耳!丁兹人心浇薄,世道衰微、讲求命运,更应趋吉避凶、免非就是、为常务之急、余不敢谓之命!只谓推命而已!溯行道以还,所见富贵之命固多、贫贱之命,实亦不少、兹特先集百余则,公诸同好、并加批注!籍为研究之资!至因革损益,论短评长、皆折衷于典籍、若云创作、则吾岂敢,如莹巨硕宏文!进而教之!更幸甚矣!   民国乙亥夏日浙江嘉兴韦千里谨识于春申寓次。   ,、。、、,   《增删卜易》野鹤老人著    增删卜易序   野鹤曰:卜易之道。乃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之心法也!得其精者可以参天量地。粗知其理亦可趋吉避凶、凡学卜者可以深求!亦可浅学。浅学者只要先学装卦、知道动变2725及卦之六冲,卦变六冲看熟用神章中占何人占何事以何爻为用神,再看何为旬空,月0690破及春夏秋冬四时衰旺!生克冲刑即知决断祸福,   录入者言   学易久了?觉得占卜。只是一种分析问题,4390解决问题的方法!命定者、吾不信也! “易为君子谋”?日常生活。常常要作出些推断分析!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依据的是假设和不齐全的资料、准确性是很低的、占卜或者可以对此有所帮助!   《增删卜易》乃野鹤老人一生心血!注重实用性,极少模棱两可的浮泛之语。初学读之可以入门,入门读之可以精通。依之而行!虽不能如其他人般由一卦得出一二十条方方面面天上地下无所不包的断语!然却一针见血!单刀直入、关键问题,百试百灵!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极有帮助!   《易林补遗》[明]张世宝   《命理探源》袁树珊   《卜筮全书》[明]姚际隆   《黄金策》[明]刘基   。、,、!!   以上都是以《易经》为基本的相术书籍,

易经 二字甲骨文和古文怎样写 最好给图

  关于“易经”古文写法:   先说“易”!   “易”是“锡”的本字。锡是一种熔点很低的金属。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可以很容易被熔化后制作成各种器物。具有轻易塑形的特点!后引申为变化!简单容易等意义。甲骨文象形。将熔化的锡水倒入一个模子中:   、

易经是谁写的

  易经是周文王姬昌写的。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5112《十翼》》?相传3982为孔子所撰!   ,

如何学习易经

  易经!其实是一门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易经的方式方法,来判3923断推导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事情!就是占卜,实际上占卜术只是易经当中一个很小的分支,比如中医!气功、军事、数学等等诸多科学!都与易经有着紧密的联系!    要想学好易经。要改变一些思维方式方法。   我们现在使用的推导世界的方式方法是:数理化。数理化是现代科学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科学表达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推导过程是用数学表达方式、用4519物理说明作用,用化学0431体现变化?并从规律和本质上得到重复性的验证。这种方式即使抽象的!也是直观的、而这种推导方式也有局限性。就是将事物越分越细!就像把整个科学归结为一3058片森林,然后细分为树木、再分为细胞、分子,原子等等,以至于在观察某件事物时,只看到了点而不能看到面一样,   而易经使用的推导方法是象数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方式3422方法却截然不同,主要是使用类比推衍变化,是由点到面的推导方法,比如:手面相、通过一个人的掌纹、来推导这个人的疾病,事业!婚姻。财富等等。再比如:一叶知秋的成语、通过一片落叶来推0903导秋天就要来了!再就是董仲舒。邵康节提出的天人感应理论、通过天象的变化、来推导出人间的事情。是用一种系统论的方法来观察世界、通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来推6070导世界万事万物、但这种方式方法也有局限性。就是推导出的8119事情是模糊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可以通过某一年的气候、风向。温度的变化!来推导来年流行的疾病,但具体是那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就很难推导了、再比如:我曾经在网上和几位易友玩射覆表演、预测对方吃的是什么。通过时间起出的卦象是:水火4735既济变火水未济卦,推导出对方所吃的东西是红色的,水分很大的的东西。这样就出现了好几种可能,有西瓜、桃子,红色的苹果等等都符合以上特性,具体是哪一种就很难分清了、只能根据时令等选择其中一种?西瓜,虽然最终结果是对的。但通过卦象无法形象具体的8632推出就是哪种东西。   就像画画一样。西8329方的油彩画,主要是写实,可以把一个人、一件物!画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但却很难看出6490画的气势和意境,而中国画。不讲求形似、而讲求神似!就像齐白石的虾、起初画八条腿感觉不像、后来减了两条腿,成了六条腿,但出来的画更生动了、还有张大千的《千里长江图》将长江的气势和意境。全部描述到了一页纸上、如果通过油彩写实的方法,就很难做到了,   实际上,通过西方人和东方人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上可以看出一3011些不同,西方人看画是看细节、东方人看画是看整体!观察的太细致!无法看到整幅画的意境!看到整幅画的整体,却无法观察到画的细微之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另一种是逻辑方法的不同!西方逻辑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取法于亚里士多德,辩证逻辑取法于黑格尔。我们现在自小学习的思维方式!受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西方的推理方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断形式。例如:球是圆的!篮球是球。所以篮球也是圆的等、而我国易经的推理方法是归类推理!比如:震卦,为春天、方位为东方!五色为绿色,五位为酸。五行为木。五脏为肝胆。人体为手。人为长男。动物为龙!蛇。形状为长!为动等等。这些都有曲直的特性,因为春天是木生长的时节、木是长形的!绿色的,人体中的手也是长的、人体中肝胆也是绿色的!龙蛇也是长的。春3467天万事万物都开始动了,这些都有类比性!   我认为学好易经首先要理解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418正如古人所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易经古文、

怎么读《易经》

  若想进入《易经》的世界。必须先学习它所特有的术语!《易经》的主体是六十四个卦象,这些卦象都是由八个基本卦所构成的!所谓基本卦,是指八个三爻卦。就是我们在先天或后天八卦图上所见的!   为了记住八卦,有一个简单的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盌!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会背就会画。然后两两相重就可以画出六十四卦了、   接着!必须稍费心思、依序背诵六十四卦!朱熹特地编写了《周易卦序歌》,其文如后: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8432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9920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0398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4146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为什么是无字天书

  易经产生于无文字时代、伏羲氏用八卦记号统一了上古人类千万年观察了解社会自然规律法则的智慧总结!其大无外、其内无小!周而复始!变易万千,、

《易经》 读后感

  今天看了百家讲坛曾仕强先生读易经,虽只是部分片段也足以让人收益终生,曾先生是国学大师,他对易经的了解不是我辈可以启及,但我有一些感受结合近年学习哲学一些心得在这里对于老先生的观点想提出认同,提出异议.恐要见笑.   一:是阴和阳的问题,曾先生以计算机的0和1加以比较论述,我认为是非常正确,并且本人前些时间也以相同观点和同事谈及,只可惜同事都是对思想漠不关心的工人,只当时对风而言了,曾先生的观点恰与我的观点相同,让我内心平添了许多自信.   易经言"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主凶吉",阴为虚'阳为实'其中包含了对自然万物的形成现象的理解.而计算机是由0和1为基本构成单位,0和1之间的不同组合形成数据链演化为程序,发展构成了我们现在的数字光影虚拟世界.这恰恰印证了易经的阴阳互补不可或却的哲学理念.   二:就是曾先生的"持经达变"的理念,使我收益良多,这就是"保持原则,适时改变"曾先生说:"我们不一定要相同,但要彼此互相尊重"其中重要对"中"展开论述,"中庸就是恰倒好处,就是合理",中和的"中"的立场也就是要始终保持正确的'辨证的观点.对此本人也严重同意,这是用于人际交往四海皆准的道理.   而对于曾先生对"经"的解释小我不得不说些个人的看法,那就是不变与变的问题,曾先生说"经"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就以我前数年学习辨证唯物的经验来看,世界是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的.不变是相对的,之所以说"不变"是为了比较"变","不变"是变的参照物而以.不是不变而是相对我们的时间价值观的不变.所谓的"不变"只是慢慢在变,是量变现象,实际它是不断在变化,只是到形成"质变"的时间较为漫长而已,比方说,地质的变迁就经历了无数万年,不是我们以现实人生的标准可以痕量经见的.   其他对于曾先生提出的"谦卦"等等问题我一部分表示赞同,一部分限于学识不很理解,今后会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发问. 由于时间关系!只是断断徐徐收看了台湾交通大学曾仕强教授的几个电视讲座、曾先生阐释的很多观念非常深刻?7948值得大家了解,这里只将我摘录的有限几个与大家分享:   1!天地每一个人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自己受,   2。持经达变!要有原则的变、   3。中国没有人际关系。中国是人伦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的平等观念,而人伦关系的基础是人不平等的观念,   4。子女为父母所生,但不为父母所有!   5。福禄在丑人的身边!官越大的、太太越丑、越有钱的!太太越丑,太太丑是福气。   6、谨言慎行、中国人不允许你有话直说、有话直说是目中无人。   7、中国社会谦虚是永远正确的。   8。正确的人生观:尽自己的本分,孔子讲!尽人力。听天命、   9,教育的力量!功能是有限的。不要太过相信教育,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语出《论语??宪问》)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代两位圣哲先贤对“以何报怨”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我们现在无法体会两位先哲当时的说话语境!所以不敢妄加揣度、   近日、看了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我读经典”节目中作的“易经与人生”的演讲、我有些明白了、原来!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种类别的人!而孔子所作的《论语》是给中人看的!或者可以说是中人的代言人、所表达的智慧应该是中人智慧,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而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中人以上的人看的,是非常高深的智慧,   于是、我就明白了,“以直报怨”是中级智慧?也就是一般人的智慧,“以德报怨”是高级智慧!是得道之人的智慧,那么、由此可知,“以怨报怨”应该是低级智慧了,是鲁夫莽汉的智慧,   以何报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问题是要看你的修为境界了。、

《易经》六传有哪些

  没有易经六传的说法啊。   你说的是不是六艺经传。   六艺经传:“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种课本。   经。指六经的原文。“传”,不同于《史记》中的“列传”,《水浒传》等的“传”字。它是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传”即是阐述!解释的意思。也就是解经的、如《春秋左氏传》是解释《春秋》经的、《毛诗传》是解释《毛诗》的、因此,古书中常说的“经传”、即是指经书和古人解释经书的那些文字、   “六艺经传”一词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引其父司马谈之言:“夫儒者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易经多少个字

  两个,

上一篇:古文易经

下一篇:关于易经的古文


易经古文、关于易经的古文

你可能也喜欢:

风水知识

编辑推荐

财运天降

婚姻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