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意阁 >风水知识

周易系辞下第二章

周易系辞应该怎么读?

  周易中的“系辞”为周公所作!后孔子作6863“系辞传”。此处“系”应读为“xi”(四声)!“系辞”有“系结于卦爻之下的文字3024”之意、、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周易·系辞下第八》中的

3171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耒耜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神农氏是传说3250中的古代中国教会人们进行农耕的农业先行者,由此可见,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古文材料是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把题干信息和选项密切结合,排除干扰项。,

关于《周易.系辞下传》

  易经 周易·系辞下传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一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2122然示人易矣。夫坤,颓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2594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0165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第二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第三章〕是故《易》5005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着也,   〔第四章〕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第五章〕《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第六章〕《易9920》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4320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9334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2740易》曰:「何校灭耳、凶、」  1888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3882』」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2305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余下全文>>、

易经"系辞"中"四知"什么意思,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一般上是指《易传9537·系辞》或《周易·系辞》,周易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哲学专著、《系辞》是今本《易传》的第4种,它总论《易经》大义,是今本《易传》7种中思想水1431平最高的作品、属黄老学派作品、《系辞》解释了卦爻辞的意义及卦象爻位,所用的3533方法有取义说!取象说!爻位说!又论述了揲著求卦0659的过程?用数学方法解释了《周易》筮法和卦画的产生和形成。《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9971训之书。读《易》要于忧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手段,   君0713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易经,系辞下》   君子人可以知微。当然更可以知彰!知彰是容易的,一6359般正常的人都能够知道。彰即明显的!彰明的!比如日升!日落这样的道理!就是彰。已经显现出来的!而难于知到的则是微、细微的!隐微的!深奥的!难于发现的、未然的!只有具备了君子以上智慧,才能的,才可以“知微”!“知微”就是智慧达到了细微!隐微之处、别人看不到,你却有先见之明!   “知柔知刚”,知道柔者、柔的的道理、知道刚者。刚的道理!知道柔的作用!知道刚的作用、何时该柔!何时该刚,刚柔并用、刚柔相济!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该退的时候退!该4246进的时候进!该作的时候当机立断,人的智慧达到这个境界就可以做统帅,可以当领袖了。   领袖者、就是“万夫之望”。是众人的指望,很多人都在看望着你、希望你给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何去何从大家唯你马首是瞻!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什么样的人才配作一个领导者。如果你自己掂量一下自己的才能。达不到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的程度。最好自己主动放弃当领导的企图、6838以免害己误人。可是!最可感叹的就人,许多人,为名利所驱使、被名利所诱惑,往往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德,才,能、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德。能,其实真的不具备知微知彰,知柔知刚7260的才能,不具备担当万无之望的德行!却勉为其难,力小任重,智小谋大,结果是身败名裂、害己害民。这样发人深省的道理,后世人可不引以为戒哉、,

周易3才是什么

   三才:天,地、人!《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1112~~而两之。”《三字经》:7100“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才:指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4251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周易大传》作者

  《周易大传》由周文王著周易系辞下第二章!

<周易.系辞上>说:"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何解

  《易传·系辞上》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易传》认为“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而万物都可以分属阴阳,如“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上》)、“乾、阳物也!坤、阴物也”(《系辞上》)等等。阴阳是宇宙大化流行的根本。《系9096辞上》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又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乾为阳。坤为阴,故一阖一辟也就是一阴一阳?“道”也就是“变”。是宇宙万物运变的过程,《系辞上》言:“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进退指旧物的消失和新物的产生过程?而“道”的意思正是表示进退的轨迹、《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形而上者”就是万物的变化过程,《系辞上》又说:“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见”即现。孔颖4676达《周易正义》言:“体质成器!是谓器物”。由是可以说“形而下者”或者说“器”是指事物的存在状态,恒卦《彖辞》讲“天地之道恒久而是已也,”《系辞下》言:“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外!”又言:“往来不穷之谓通!”“恒久不已”!“往来不穷”,“久”等等都指过程的无限性。而具体之“器”4464则都是暂时的!无穷的过程没有具体的形态,所以用“形而上”来表示、暂时的有形器物用“形而下”表示、关于形而上形而下,道器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易传1010》提出这个命题!历代许多思想家从各自不同的思想体系出发?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言:“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0093而下者谓之器也,”这个解释对后来有一定的影响,到宋代、理学哲学家多以对此命题的解释作为建立本体论的基础之一,因而。道器成为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自汉唐来!人们多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理解为规律或法则与具体物质。本原与派生物的关系?这与《易传》的字意是有区别的、、

周易讲的是什么?

  周易是一部重要的经典文献郸为中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9304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智慧,要想详细了解可以看一下《周易与人生之道》!在百度文库中有电子版、   参考资料:周易与人生之道。

如何看《周易》

  首先我要来介绍《周易》这本书!要介绍《周易》这本书我们就必须要回过去来讲中国传统的一些经典问题、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其实每个悠久的民族文化里面都有自己的经典性的著作,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同样有着经典性的著作。就中国文化来说,中国的文化有三教形成了它的基本思想构成!儒家,道教、佛教!其中儒家文化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漫长2361历史时期当中的主流!在儒家文化里面有一些重要的经典。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四书是在宋代以后确立起来的经典、是3976在五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在宋代学者看来!四书可以用来人们理解五经思想的一个台阶!因为五经离我们太远、不是说离我们!离宋代6026人就已经比较远了、所以说宋代人离五经就感到比较累!所以宋代人就编了一个四书、把四书上升为经典、通过四书来理解五经。五经中间有一本经就叫做《易经》!其实《易经》本身无所谓是经。它本来就是《易》或者是《周易》、之所以成为经是因为在汉代?随着儒家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正统,所以儒家传统的这几本书就上升到经典的地位,所以才被称之为易经,它本来的名称应当叫做周易、在传统儒家的2665著作当中。本来有六本书、《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遗失了,只剩下五本、《周易》这部经典在这五本经书里头有它独特的地位和它的意义,差不多是什么样呢。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的话,其他的几本经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我们公共和私人生活的一些具体层面,可是《周易》这部书提供的是所有这些公共和个人生活知识的基本层面的一个背后的总的知识的支撑!大家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就好比说在经典物理学时代。虽然有很多的技术,很多的工程、很多的知识,构成所有这些应用性知识背后的知识是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今天我们有新的很多的知识?然而在这些知识背后的那个支撑!我们可能把它理解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7595量子物理学!它是构成了一个时代知识最基础的东西?《周易》这部书其实就有一点这样的性质,它对于中国其他的经书当中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系统。这本书就构成了它的一个支撑的支撑!正因为如此、所以《周易》这本书又可以被成为众经之经。《周易》这本书7154由于这样的性质,所以它影响中国人就非常的深远。以至于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说过。阴阳五行,五行是另外一个系统、指阴阳而言的!它是《周易》这本书里面的基本思想方法,阴阳五行构成了我们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定律、是不变的。

学习周易

  刘大钧,南怀瑾。张善文、杨天才的书都是纯讲周易的。   比如南怀瑾的《周易今注今译》!3393张善文的《周易》!或者可以看中华书局出版的周易。也可以看现代人写的,杨庆中教授写的等等。

上一篇:周易系辞下第八

下一篇:周易系辞


周易系辞下第二章、周易系辞

你可能也喜欢:

风水知识

编辑推荐

财运天降

婚姻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