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意阁 >风水知识

中医五行学说论文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什么?

  五行学说,0909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8906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

简要解说一下中医关于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是事物上的茅盾论!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等等,五行3463地之阴阳也、六淫天之阴阳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复杂呀,讲二年也说不完。自己找点书睇下吧。!

中医五行学说

3787  我不是老师。也只是略微知道点!   肾中之火是真火,命火、心中之水是真水!命水、水火相济生生不息!而脾相当于土地或者转盘,其他四种孕育其中!赖于土的调和达到和谐(可以理解为土分火土,水土!木土!金土!土)。因此补火是补2233命门之火从而可生脾土。   补心是为了导心火下交于肾。引肾水上济于心、   补肺是为了敛肺气下降,到达肾脏。   此外!还得通达肝气,是为了导肾气上升于心。 4590  以上三条可使肾气在体内达到循环,从而水火相济。   还有。补命门之火的特点是方剂中有大量的补阴药加少许补阳药。大约12:1!、

用五行学说解释名字问题

  阴阳是我们讨论的中心问题、它的重要性在太极论述中已经能够感受到、阴阳是东方古代思想的精华所在!平衡0580是其宗旨!从古到今论阴阳的书籍不可胜数。但细加分析,都不全面。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古人的思想必竟有局限性!二是今人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敢越雷池一步、下面我将向大家讲解无极易理论中的阴阳观。   1。对立性   阴阳是相互对立的!如果太极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那么、阴阳就是其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一反一正、相互抵消相互制约。把范围说大一些,天地宇宙都在阴阳的制约中运行的,这种对立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如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动与静!内与外等等!   2。相对运动性   阴阳之间的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是相对静止,这种相对静止是平衡的目的,它们之间的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样阴阳平衡的本质就清楚了!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当一个8629平衡产生后!随着又有新的不平衡产生,然后阴阳再重新去寻求新的平衡点,在阴阳不断寻找平衡6114的过程中、万物才得以发展,层次也得6169以提高、太极图中阴阳之间的曲线已经把这种变化形象的1001表达了出来,   3,互变性   互变性是指阴阳4405之间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变,否极泰来!物极必反是对互变性达到的极点的表示,动极则静也是一种反映、从过程上看主要由两个时期组成、   (1) 渐变期   这个时期阴阳已经开始改变,但由于变化较慢、幅度较小。所以从表面上看还难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3682的能量差距越来越大,这种隐性状态会越来越快地向显性转化、   (2) 突变期   原有的阴阳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渐变期,其相互间的平衡关系已经瓦解。但如果要发生性质上的彻底改变,还必须有一个很强大7623的诱因。如旧社会的改朝换代,封建统治者和百性就是4259阴阳的两个方面,当二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不管是那家的王朝,总是在一个开始不明显!但得以迅速壮大!发展的因素中。宣布了终结,其次这种位置上的根本改变必定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只有这样、爆发的力度才足以改变原有的格局,   4。相容性   阳性的物质中有阳也一定有阴、阴性的物质中,有阴但一定也有阳!(这里的物质是指在以后论述中的大物质),这种阴阳的相互容纳性体现在:物质的所有状态中。大到宇宙!小到原子核!或现在还没有发现但确实存在的一切事物中,现在医学发现男人的体内1956存在着雌激素!女人的体内存在着雄激素!即是对此理论的很好证明。这个理论在古人两仪向四象转化的过程中进行了明确的形象描述,两仪中的“阳”是由四象中的太阳和少阴两象来构成,“阴”是由太阴和少阳两象构成。在“阳”中太阳处于主导地位,少阴0815处于次要地位、故显阳性、但不能说少阴没有显现出来、就认为少阴不起作用或不存在、少阴的这种隐1858性是阴阳转化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阴阳转化将无从谈起(两仪之阴亦是同理),   5,时空性   阴阳在某一位置上是一一对应的!同时在某一时间上也是一一对应的!不会在时间上的某一个仅以一种状态出现,通过对古太极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太极图所反映的不是一个静止的二维平面图像,而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在运动中的立体空间结构!通俗的讲是对事物所在时间、空间结合点的描述!空间的阴阳性与时间的阴阳性相互组合,从而深化出了四象结构!谈到空间人们容易理解!但对于时间的阴阳划分就难以接受了,这个问题笔者将进行专门论述、仅举一例说明。人的大脑由左右半球组成!左脑善于逻辑思维、右脑则善于抽象思维,近代通过气功等手段及0366医学的研究!人们发现很多功能都存于右脑之中,但因为左脑的相对发达,使它一直压抑着右脑,无法将这些功能表现出来!在这个例子中的“思维”是确实存在的事物!那么它的阴阳之分即是“逻辑”与“抽象”。那么“思维”是用概念就能完全解释的吗!阴阳的具体1390状态到底该如何定位呢。大多数人只相信眼见为实。然而、从古到今。人类的发展总是那些具有“妄想”精神的人创造的、对于未知的,不确定的东西不要一概打死、不断用另一种方法理解它!当为一种明智之举。阴阳的特性暂写到这!3486其精微之处尚多!将详细阐述,对具体的技术应用有着绝对的指导作用!、

哈尔滨啤酒swot和五行模式论文

  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   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8358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2367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0976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

五行中医研究所在哪?

  你说的是河南五行中医药研究院吗。中医药科研单位?河南郑州、航海路二七万达旁边、、

1979年8月26日辰时生五行学说

  命主姓名:某人 出生地:未知!   出生公历:1979年8月26日8时0分(北京时间)!星期日。   出生农历:己未年 七月 初四日 辰时!   四柱:己未 壬申 乙丑 庚辰  8302 命局生克制化:   ※五行个数(计入藏干): 4相水 3死木 1囚火 5休土 3旺金   五行个数(不计藏干): 1相水 1死木 0囚火 4休土 2旺金   五行力量:水72(21.2%) 木27(8.0%) 火7(2.1%) 土96(28.3%) 金137(40.4%)   己生助力量:99(29.2%) 克泄耗力量:240(70.8%)? 阴气:125(36.9%) 阳气:214(63.1%)、   ※日主综合得分:-120! 日元太弱。命局入乙庚化金格(以变格论命),喜用金。土(官杀,财星)、忌仇火!木(食伤!比劫)。   乙木生于申月。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   调候用神:有庚取丙克癸泄、取己土为佐、   ※此命局入正官格?正印格。入乙庚化金格(变格),   比肩 3位死(027,8.0%)。劫财 0位死(000,0.0%)。合计力量(027,8.0%)   食神 1位囚(007,2.1%)。伤官 0位囚(000,0.0%)。合计力量(007,2.1%)   偏财 3位休(072,21.2%)。正财 2位休(024,7.1%)、合计力量(096,28.3%)   七杀 1位旺(005,1.5%)?正官 2位旺(132,38.9%)、合计力量(137,40.4%)   偏印 2位相(014,4.1%),正印 2位相(058,17.1%)!合计力量(072,21.2%)   ※天干有乙庚日时仁义之合。地支有未丑年日相冲。。

中医中人体中什么器官五行是金

  中医中人体的肺是金、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上有哪些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4065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2336热的特性!故以心属9225“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②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7919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3.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在9070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从它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8629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7339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则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2)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①控制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肝病能传脾(木乘土)!预先予以补脾、防其传变。“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②确定治疗原则。2988概括为“补母泻子”法。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补母!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虚证而治疗的。如肝虚补肾!因为肾为肝之母!所以补肾水可0561以生肝木!泻子,是针对具有母子关系的实证而治疗的!如肝实泻心、因为心为肝之子。所以泻心火有助于泻肝木、   举例详解   根据相克关系来确定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抑强肤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2559克者之弱、如肝木太过而乘脾土!肝木太过为强、必须泻之,脾土为弱。必须补之。   ③制定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如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补肾阴以涵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6806足的病证,又如培土生金法,是用健脾益肺的方法!适用于脾失健运而肺气虚弱的病证。又如扶土抑木法是用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   此外。在针灸和精神疗法方面、都可以利用五行的克制作用来选穴和调节情志。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与五行相通的五象   五行—————土—————金————水————木————火   五谷-----化-----收----藏----生----长   五色-----黄-----白----黑----青----红   五味-----甘-----辛----咸----酸----苦   五音-----歌-----哭----呻----呼----笑   五体-----肉-----皮毛---骨----筋----脉   五腑-----胃-----大肠---膀胱---胆----小肠   五脏-----脾-----肺----肾----肝----心   五官-----口-----鼻----耳----目----舌   五常-----信-----义----智----仁----礼   五神-----意-----魄----志----魂----神   五主-----口-----鼻----耳----目----舌   五臭-----香-----腥----腐----臊(膻)--焦   五液-----涎-----涕----唾----泪----汗   五荣-----唇-----毛----发----爪----面色   五季-----长夏----秋----冬----春----夏   五数-----5,0----4。9---1,6 --3,8---2。7中医五行学说论文、

中医五行的分形的五行

  自相似五行分形元五行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运用了五行类比联系的方法。根据脏腑组织的性能和特点!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行系统!从而形成了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配合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主持五体(筋。脉。肉。皮毛、骨),开窍于五官(目?舌、口,鼻。耳)。外荣于体表(爪。面。唇,毛!发)6313等的脏腑组织结构系统。为脏象学说的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此外、中医学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运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方法。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或现象也进行了归属!并7520与人体脏腑组织结构的五行属性联系起来!如0691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8584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联系。这样就把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起来!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互收受通应关系、例如春应于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阳气生发、万物滋生,人体之肝气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递。谓之传变!即本脏之病可以传至他脏!他9946脏之病亦可以传于本脏。从五行规律来说,则病理上的传变主要体现于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及五行相克的乘侮关系。(l)相生关系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种情况:母病及子!又称母虚累子。6086系病变从母脏传来?并依据相生方向传于属子的脏器!临床多先见母脏病候、继则又见子脏病候、如水不涵木证,即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肝阴,阴不制阳!以致肝阳虚亢,临1737床可见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眩晕!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症。子病犯母!又称子盗母气。系病变从子脏传来侵及属母的脏器、临床多见先有子脏病候、继则又见母脏病候、如心肝火旺证,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见心7831烦失眠?或狂躁谵语,口舌生疮。舌尖红赤疼痛,又兼见烦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等症!(2)相克关系传变包括相乘传变和相侮传变两种情况:相乘传变。即相克太过而致疾病传变。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证或肝胃不和证、临床多见肝气横逆,侵及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多先见肝病证候。继则又见脾气虚弱或胃失和降证候、如肝气横逆。可见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眩晕头痛等证、横逆犯胃则继见恶心!嗳气。吞酸!呕吐等症!横逆犯脾则继见纳呆!厌食。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不调等脾虚失运病证、相侮传变、即反克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证,临床多见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伤肺津或肺络!一般先见胸胁疼痛。口苦、烦躁易怒。脉弦7980数等肝火亢盛之症。继则又见咳嗽,甚则咳血、或痰中带血等肺失清肃之候。由于肝病在前、肺病在后!病变由被克脏传来、故属相侮规律传变!应当指出。所谓五行母子或乘侮关系之传变?在临床上并不是必定要发生的,此种传变发生与否。还与脏气虚实?病邪性质!以及护9867理治疗等多方面因素或条件有关,一般来讲,脏气虚则传!脏气不虚则不传或难以传变!对此应灵活看待。不能机械理解。 中医学根据五行之特性!用以说明五脏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3280性可曲可直!条顺而畅达、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并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温热而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心火易于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之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输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有清宣肃降之功能!水性润下。有下行!闭藏之性,肾属水、故肾主水液代谢之蒸化排泄,并有藏精功能、中医学认为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五脏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中心,五脏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整体的生理活动、五脏配属五行、不仅阐明了五脏的某些功能特点。而且认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联系,并由此说明五脏之每一脏都与其它四脏发生着关系?从而8649概括出五脏的整体联系、试从相克和相生两方面来进行叙述如下:脏腑之间的相互资生联系,如肾能藏精、肝能藏血,肾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肾水滋养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脉,肝之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功能正常!则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即肝4889木上济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心之阳热可以温运脾阳!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荣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温运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转输精微,益气以充肺,从而维持肺主气之功能。并使之宣肃正常!此为脾气生养肺气,即土生金,肺主气、职司清肃,肾主8280藏精纳气,肺气肃降则有助于肾精之闭藏和气之摄纳。肺气肃降,水道通调!又能促进肾主水功能的发挥!此即肺金滋养肾水。即金生水!可以看出。五脏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即是运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的!脏腑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肺气肃降。气机调畅。可以抑制肝气之上逆和肝阳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气的条达,可以疏泄脾湿之壅滞。此即木克土。脾气运化。可以调节肾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湿之泛滥,此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上济于心,以制约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阳热,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约!亦是运用五行相克理论来阐明的!总之。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说明每一个脏在功能上均有他脏资助,因而本脏不至于虚损。又能制约其它脏,因而使它脏不致过亢,若本脏之气过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之、而本脏之气虚损!则又有他脏之气以滋养之,可见!通过这种生克关系、即把脏腑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协调统一。此外。关于人体与外界环境,如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的关系。中医学亦是用五行之规律来加以说明的、在此不一一列举说明。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脏腑有病可以反映于机体的体表。从色泽、声音,形态、口味,脉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来!由于对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进行分类归属、作了一定的联系!形成五脏系统的层次结构、所以为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临床诊断上、我们即可以综合四诊材料。根据五行所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病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两胁胀痛。脉弦,即可诊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舌尖红或糜烂!脉洪或数。则可诊为心火亢盛。而脾虚病人,面色见青、口泛酸水,则可诊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证?一般来说!中医诊病很重视色诊5309和脉诊的结合应用、且能在客观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状况,但是、欲从色脉来判断病情的发展趋势!则主要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指出:色脉相合,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即色脉相符,为病情发展正常,脉克色为逆、脉生色为顺。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是为色脉相符,如不见弦脉而反见浮脉(肺脉)。则属相克之脉、即脉克色(金克木)为逆!若得沉脉(肾脉),即脉生色(水生木)?则为顺!此种判断预后的生克关系。在临床上虽然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套用,、


中医五行学说论文、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的作用论文

你可能也喜欢:

八字算命

编辑推荐

风水知识

风水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