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意阁 >风水知识

周易怎么解读命运

解读《周易》较权威的有哪些书

  《白话周易》 用现代比较易懂的白话!解读周易。

如何解读《周易》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目前社会的发展是以“和谐”为中心进行推进的、而一提到“和谐”自然不可绕过“天人合一”这一主题。如今嘴上挂着!笔下写着“天人合一”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但究竟什4135么是“天人合一”!它的深刻内涵又是什么呢。这恐怕真正领悟的人并不是太多, 下面就从《周9580易》的四个方面来谈谈天人合一的关系: 一、《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追求天与人的和谐统一,同时又肯定天与人0751的区别, 《周易》的特点是:它自身是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之间的中介、它一头联着客体、描摹着客体,恰如《系辞传》中5662所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书是以天地为准则!所以能包罗天地万物的规律)。“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书所包含的道理十分广大!从远处说则没有止境!从近处说,则止于一身即可验证。从天地间的事物说!则无所不备),“夫《易》何为者,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易》的作用是什么。它是用来揭示事物内在的道理以判断事体,概括天地间的规律!如此而已)、“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总之。是用《易》来明白天道。细察民6195事的)。 这些论述!都说明《周易》是认识对象的反映!它以描摹客体为务、而它的另一头又是联系着认识主体。是主体赖以认识客体的依靠。又恰如《系辞传》中所言:“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2301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易》书的产生、是“圣人”穷极了深奥的抽象理论。所以才能0998开通人的思想!唯其研究了极其微细的运动变化?所以能够判定天下的具体事物。唯其变化之快,所以不急走却迅速,没有看到行动却早已达到了目的)、“圣人”就是这样利用《周易》所揭示的事理,去认识世界。《周易》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就反映了《周易》把“天”和“人”是区别开来的、这正是《周易》明显有别于先秦其他著作的突出特点! 二,《周易》的“天人合一”观!既肯定天与人的区别。同时又重视天与人的联系, 对于天与人的联系,道家也十分重视,但其性质大异于《周易》!道家强调天与人的自然性,意在迫使“有思有为”的人回到自然的状态中去。像庄子所主张的那样“万物一体”!而《周易》则强调天与人的规律性、无论是天的运动。还是人的活动。都不是或不可任意而为的!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豫卦·彖传》有这样的话:“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豫”卦所言的顺其事理而行动。天地的运动都顺从这个客观规律,更何况建侯封国!行师作战一类的事呢。天地顺其固有的规律而运动、所以日月运行不失其常规之法度、四时的循环变化没有差错?“圣人”顺其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行动。则刑罚分明!万民服从。这说明无论天道还是人事,都须“顺以动”,“豫”的意义重大啊。 “天地以顺动”,是指天地的运动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而且其动是自然的,“圣人以顺动”。说明了人的活动也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人是有意识的!非自然的,在遵从“规律性”这9878一点上!天与人都是不可违背的、类似这样的论述。在《周易》中有多处!如《观卦·彖传》、《恒卦·彖传》! 《恒卦·彖传》:“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这话的意思是说、天地客观自然规律。总是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的,有始则有终,有终则有始。终始相因!往复不穷、日月照耀大地。这是恒久不变的!但这个恒久不变的照耀、又是以得天作为它的存在条件,没有天这个客观条件的存在,日月照耀就不能恒2649久(强调了恒久不变的现实性与相对性)。四时的4222运转总是处在变化过程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顿,万物由此生生不已!“圣人”经久地掌9811握和运用它!推行教化。来成就天下人! 三、在《周易》1261全书中。强调了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而作为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 这个观点、通过《8214系辞传》!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4837’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3173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字0173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也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如1530此说来“圣人”的思想认识岂不是见不到了吗?孔子回答说:正因为语言。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思想!“圣人”才确定用形象的东西来表达6374他的思想?设计出卦来反映他7671认识的虚虚实实!再在卦下系上文字说明来作为完全尽意的话。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从而使百姓受到鼓舞而不倦于事业!这就收到了阴阳变化不测的神妙作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爻。言天下之至颐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功而不可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看到天下事物最复杂,从而用卦爻来比拟它的形态,象征它的事物所宜,所以叫作象! 由此看来,“圣人”有思有意!通过立象。设卦,系辞,变通和鼓舞!把“思”与“意”表达出来、说明“人”是有“意识”的。至于说明作为认识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请看下面的文字: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天地无思无为、自然而然,“圣人”有思有为!却主动设计、《周易》肯定了“人”的主动性,先秦道家,老庄者流。重天轻人、视人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却失去了主体的意义!《周易》在天人关系中、则重天更重人。人是认识的对象、更是认识的主体。此外,《周易》也与荀子不同,9326不言胜天的问题。它认为天与人本来就是统一和谐的、人的任务是从实践和认识这两个方面。来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谐。 四!《周易》“天人合一”,是“合”于“生”而规避“死”的, 在《易经》六十四卦“吉凶观”的基础上!《易传》衍生出了关于人的“生死观”、这就使使卜筮中的“天人合一”,发展到了先秦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智慧高度、卜筮以人之生为吉、9149以人之死为凶!其思维与情感的流向总是趋吉避凶!而当发展为哲学的“生死观”时!《周易》则突出表现为“重生忌死”,在《易传》中。处处谈“生”、由此看来。《周易》在3862生死观上?是重视“生”而轻视“死”的, 《周易》把关于“生”的思想,与“天人合一”对接在一起、认为“天人合一”!就“合”于“生”!“天”下生为“人”。“人”上应于“天”!天、人格外!人情化,而人、天则化、天道化。《周易》以“生”为内容的“天人合一”、是与生殖崇拜思想密切相关的。 《系辞传》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说。天地阴阳二气交融在一起!最后凝聚变化。形成万物的形体,男女或动物两性形体交合!万类才能生化、 乾坤为天地!天地又是男女,男女又是乾坤!这就是“天人合一”。这种哲学智慧、就3899其思维的品格,就是从男女的交合去比附天地的“化育”,就是将“人”纳入了“天地”运行发展的整体动态大系统之中,却仍然是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天人合一”的关系和境界。而有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才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周易怎么解读命运。

各位有知道关于周易解读较好的书籍吗?

  各家有各家的解法,古籍可以读朱熹的周易本义。王弼的周易注!

林之满的解读易经的书怎么样?

  解读易经都是理论的东西!不太容易被人理解,显得很晦涩、最好先学八经卦的基本原理!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这两个学好了再看诸如易传,序卦。杂卦之类的!最好有排卦、断7956卦举例的书!,

塔罗牌四要素牌阵怎么解读

   比较起伏了。

求事业塔罗牌解读

  一张牌占卜是准确性最低的一种牌阵了,满意程度比较低!部门录取可能比较高,公司录取可能一般、如果被录取原因很可能是两派人绊脚的结果,!

塔罗占卜未来爱情 第一张 命运之轮逆位 第二张 魔法师逆位 第三张 愚人逆位 怎么解读

  牌阵是什么,不看牌阵的话,你俩未来发展很不稳定、分手几率蛮大的。而且争吵也会经常发生。

周易算卦寺观之狗的命运

  女孩!俗话说的仙体,男孩称童子、有通灵之能,但命运多蹇。一生坎坷多!体弱多病。结4498婚前尤为凶险,所以多在儿童期换替身。我国民间自古有之,找高人看看。替身!庙上挂名!家人持斋念佛!都可以解此灾,,

解读天蝎座为什么不讨人喜欢

  天蝎座男生最爱管女朋友:什么事都要教   天蝎座的男生喜欢管女朋友的原因就是要表现自己什么都懂、而且他情绪越不好就越爱管!天蝎男对于生活有很多观察和体会!他希望自己的这些知识教导给另一半?可以帮助对方更快的进入状况、可是他通常想到才讲,让人觉得说了跟没说一样。而且感觉什么都要管,!

关于周易

  楼主的联山写错了吧!应该是连山易   找到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   《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   --------------------------------------------------------------------------------   作者:王宁   《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自汉代以来倍受重视!被尊为“群经之首”。根据《周礼·春官·大卜》云:“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此说自汉代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痴迷的文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没见过《6420连山》!《归藏》为何物,却纷纷凭猜想立说(这看看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归藏》后的《附诸家论说》就可明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如杜预《左传注》中所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另一种说法如《周礼•春官•大卜》贾疏所说:“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宋代朱震《汉上易传》则综合此二说云:“《山海经》曰:‘伏羲氏得《河图》、夏后氏因之曰《7821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但是今本《山海经》中无此文,此文句与其经文不类、疑系误记或伪托!这些说法都是凭空猜测。良不足据,因为《连山》。《归藏》二书名在秦汉以前是否存在,尚是一大疑问。 1827  《连山》。《归藏》二书名!最早见于《周礼》。在刘歆“发现”《周礼》之前的众多先秦及秦3222汉古籍中从无提及!《周礼》这书很早就有人怀疑是汉代刘歆造的伪书、郭沫若云:“原来《归藏》之名!仅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卜》。与《连山》、《周易》共合为所谓‘《三易》’。但《汉书·艺文志》中并没有《连山》和《归藏》的著录、我疑是和《周礼》一样。乃刘歆所伪托的东西!不过那伪托3507品没有流传便化为了乌有。”[1]   刘歆把秦汉以前的一些古书或资料拿来经过重新编辑。删改增损。作成了《周礼》,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全是他伪造的(实际上里面大部分的内容还是先秦传下来的古代材料),但其中肯定有他伪托虚造的成分。笔者认为。《连山》。《归藏》在汉代的刘歆以前根本没有这两个书名!其名目正是刘歆自己拟造出来的。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其根据就是当时还流传着的一些古《易》书残篇和《山海经》,   一,关于《连山》的问题   《连山》这书在历史上有好几部、比如梁元帝有《连山》三十卷。隋代的刘炫也伪造过《连山》、宋代出现的《古三坟书》里的《山坟》也称作《连山》。这些都是后出之书!可以不论,但是、在这些《连山》之前。的确还曾经存在过一部《连山》、因为晋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两次引用过它:   1。《连山易》曰:“禹取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五引《帝王世纪》引)   2。《连山易》曰:“鲧封于崇!”(《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引)   由此可以知道,在晋代还有一部叫做《连山》的书在流传、而且这部书所载的故事和夏代有很大的关系,关于这部《连山》的征引。我们能知道的最早者就是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此以前的书里我们就找不到了、汉代人的著作里当然更找不到。   北魏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引用了两条《连山》文字?兹录于下:   1、《连山易》曰“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淮水注》引)   2!《连山亦(易)》曰“启筮亭(享)启筮神于大陵之上,”(《颍水注》引)   其中第二条的文字是有讹误的、孙诒让云:   “此文‘连山亦曰启筮亭’七字有误,考《御览》八十二引《归藏易》云:‘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初学记》二十四亦引其略)。此文疑当作‘《连山易》曰: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盖《连山》、《归藏》两《易》皆有此文。抑或本出《归藏》!6121郦氏误忆为《连山》!皆未可知!今本‘连山亦’、‘亦’即‘易’之误(易!亦音相近)!‘启筮亭’三字又涉下‘启筮享’三字而衍(亭!享形相近)、文字传讹!构虚成实。遂若此,”[2]   其说甚是、马国翰把这条文字辑入《连山》是对的,但是没有注明出处,其所本者即此。马辑文作“阳文启筮享神于大陵之上”! “阳文”二字9414乃衍文!郦道元的时候《归藏》已经在社会上流传很久了?他无由把《归藏》误为《连山》,唯一的可能就是《连山》中的部分内容和文字与出土的《归藏》相同、那么说明其作者3731在制作这部《连山》的时候!也使用了当时还有所存留的《归藏》残篇。   所以、这本《连山》当是郭沫若所说的“乃刘1654歆伪托的东西”,或者是刘歆以后的东汉人伪托的东西。桓谭《新论》曰:“《连山》5905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又说“《连山》藏于兰台”。应当是确有其事的,说明东汉的时候的确有部《连山》!但并没有1854象郭老说的那样“没有流传”!而是有流传!只是流传不广。桓谭看到了,把它写进了《新论》。皇甫谧看到了。在《帝王世纪》中引用了,北魏的郦道元也看到了。在《水经注》里也引用了?后来就逐渐式微,终于。


周易怎么解读命运、用周易解读命运

你可能也喜欢:

风水知识

编辑推荐

财运天降

婚姻运势